首页 > 农产快讯 > 正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线虫与细菌病害监测与防控团队研究发现,植物寄生线虫分泌的效应蛋白可以通过劫持宿主泛素化途径破坏宿主的防御系统。相关成果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上。
植物寄生线虫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其中孢囊线虫和根结线虫危害最为严重。线虫在侵染植物时会分泌效应蛋白,这些蛋白如同“分子武器”,可操纵植物生理过程。已知部分效应蛋白能抑制植物活性氧爆发,但其如何精准调控植物免疫核心组件的机制尚未明确。
该研究发现,甜菜孢囊线虫通过分泌效应蛋白模拟植物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关键组分蛋白,操纵宿主的泛素化降解途径,靶向降解关键的植物抗病蛋白,从而显著抑制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物F (RBOHF)介导的活性氧爆发,促进线虫成功寄生。破解这一“分子拟态”机制,可有机会设计出精准的“反间谍装置”,为开发新型植物线虫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法制三农网 fasnw.org.cn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