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资讯 > 正文
5月28日9时许,11台不同型号的联合收割机在郏县薛店镇的一个种植基地里一字排开,“全国粮食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河南(郏县)分赛区开赛。
一声哨响,11名农机手分三批开展机收作业。金色的麦浪中,他们驾驶着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
“机械化确实提高了粮食收割效率,但作业不够精细会损失不少粮食。”80后农机手赵小娃说,农机手要注意留心小技术、小窍门,尽量减少粮食损失。
“减少机收损失就是增加粮食产量,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省农机技术中心主任凌中南说,我省小麦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如果我省能把夏粮机收损失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增产7.5亿斤小麦。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粮食收割环节的损失非常突出。不久前召开的全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把机收损失控制在3%以内;要组织农机、农技人员进村到田,指导农户、机手科学安排收割时间,选择适宜机具,控制好留茬高度和收割速度,提高作业质量。
据悉,举办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是我省推动粮食收获减损的重要一环。接下来,河南省还要在豫东、豫北、豫南等地举办同样的活动。
参与本次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的农机手成绩将汇总上报,综合全国农机手的成绩,评选出全省、全国的粮食机收减损之星。(记者 李若凡)
责任编辑:王珊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法制三农网 fasnw.org.cn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