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风采 > 正文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事关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土壤地力提升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近年来,我市通过持续加强基础设施与长效机制建设,在试点区域成功实现了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已达100%。
走进岑溪市天星岭背养鸡场标准化养殖基地,标准化的鸡舍整齐排列,自动化饲喂系统有序运作,与传统养鸡场相比,这里几乎闻不到异味。这一转变,得益于养殖场完善的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紧邻养殖基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火龙果园。养鸡场产生的沼液经无害化处理后,输送至果园,转化为果树生长的优质有机肥料,不仅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也形成了“养殖—处理—种植”的绿色循环模式。
岑溪市天星岭背养鸡场生产负责人 刘志雄:“这个鸡场的鸡粪,全部是经过无害处理的。无害处理以后,把鸡粪全部都送到火龙果、沙糖桔种植基地,把鸡粪全部消化掉。鸡场基本实现零污染排放。”
这一“变废为宝”的生动实践,是我市系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缩影。近年来,我市采取“示范创建”与“项目带动”双轮驱动,全面提升畜禽养殖的绿色生态水平。一方面,大力推动集约化、设施化、智能化的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场建设,发挥其标杆引领作用,带动产业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稳步推进藤县、岑溪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着力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构建可持续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县域内畜禽粪污高效利用。据统计,全市相关整县推进项目总投资达1.12亿元,重点支持养殖场户建设覆盖粪污收集、加工、利用等关键环节的基础设施,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其中,藤县支持有机肥厂改造升级,使有机肥年产能提升至4万吨;岑溪市则通过项目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以三黄鸡、生猪为核心的畜牧业发展,其产生的粪肥可满足当地农作物的施肥需求。目前,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绿色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全国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法制三农网 fasnw.org.cn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7744786 监督电话:1851694831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